張欣利:取消一二年級紙筆考試,請讓政策再飛一會

作者:張欣利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8月3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明確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其他年級由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期末考試;初中年級從不同學科實際出發,可適當安排一次期中考試。要合理控制考試難度,嚴禁超課標超教學進度命題。要合理運用考試結果,學校期中期末考試實行等級評價。(8月30日新京報)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對每一位學生來說,沒有什么事比考試更讓人覺得后心發涼,如果有,那就是公布排名的時候。大大小小的考試苦學生久矣,哪個學生沒有一個“不用考試”的愿望,如今,它真的實現了。教育部《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荚嚬芾淼耐ㄖ返某雠_,意味著在中考之前,再也不會遇到周考、月考等各類型的考試了。這可以說是“雙減”組合拳中的又一記重拳。
考試成績仿佛學習生產力的檢驗指標,為了分出等次,考試題量增加的同時,試題難度也隨之加大,腦機急轉彎式的考題遠遠超出了學生學習所需??荚嚤浦?ldquo;雞娃”大戰愈演愈烈,家長們花費大量時間金錢和精力,給孩子的“生產力”競爭加重砝碼。要知道這種競爭是沒有上限的,廣大家長和孩子們陷入了嚴重的“內卷”,早已苦不堪言?,F如今,教育部“釜底抽薪”,直接取消或減少考試并降低考試難度,不用排名,老師和家長再也不用為成績發愁。孩子來成績的壓力變小,可以有充足的精力去享受生活、發現愛好,促進自身素質全面發展。是家長和學生的一項重大利好消息。
但有一部分家長卻十分擔憂,因為中考、高考依然存在,生怕自己的孩子被“溫水煮青蛙”,等發現不足的時候已經來不及追趕,考不上本科,找不到好的工作。今日不比以往,職業人才大量缺口,國家加大力度增強職業教育,意味著無論是上??苹蚴潜究?,只是社會的分工不同,都具有廣大的平臺,去彰顯自身的價值,并不會存在誰低誰一等的問題。家長的焦慮來自于階級跨越的焦慮,教育理念更加“功利化”。而今后的教育是“去功利化”的,在國家部署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教育將更偏向于學生個人的選擇,更偏向于國家和社會的需要。家長們大可不必憂慮,想看效果,請讓政策再“飛一會”。
成績不是衡量孩子好壞的標尺,萬物的發展皆有他自身的規律,孩子的學習也是,揠苗助長只會留下隱患。教育部的改革目前來說利是大于弊的,家長們應當理解,應當更新教育理念,緊跟其后適應新的教育語境,讓孩子在新常態下得以更好的成長。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李焱:讓“最美公務員”引領“最美”風尚
羅丹:黨員干部要傳承塞罕壩精神
袁文良:“互聯網+”不能“+”號販子
丁家發:警車自制號牌上路,己不正何以正人
郭雪杰:評選“最美公務員” 發揮先進榜樣力
趙艷超:美在心中,不忘初心
殷建光:讓“狂轟濫炸”短信“贈品”下架!
褚芮瑤:電影院設黃金位置,你支持嗎?
崔閏婷:學習時代楷模,汲取榜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