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黃金制1000粒米扔進黃浦江 節約糧食不是博眼球

作者:苗鳳軍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今年的10月16日是第41個世界糧食日。
近日,藝術家楊燁炘用500克黃金打造了1000粒純金大米,然后一粒一粒地,扔進了黃浦江和上海的各個角落。(2021年10月15日縱相新聞)
世界糧食日倡導節約糧食沒錯,特別需要說的是,2021年生產糧食更為不易,全國產糧地區受雨災影響,很多地方糧食減產甚至絕收,農民種糧很辛苦,如今在世界糧食日有人站出來用實際行動倡導節約糧食,這種行為值得點贊,但是其作法,卻讓廣大網民質疑,相關的活動更像是作秀。為什么會這樣說呢?因為倡導此項活動的藝術家,居然用了500克黃金,打造1000粒純金大米,并且將這些純金大米扔進了上海的黃浦江和其他各個角落。藝術家如此“大手筆”,如何與自己所倡導的節約糧食其主旨相稱?
500克黃金能夠買多少糧食呢?應該買很多,如今為了倡導節約糧食,做成金米扔棄了,這也是嚴重的浪費。誠然藝術家或許不差錢,不差錢也不應該這樣浪費,想一想生產500克黃金需要耗費多少工人的勞動力呢?假如用這500克黃金買糧食送給福利院或者是其他用得到的機構,又能夠產生多大價值呢?這不比扔掉強嗎?并且扔掉這500克黃金就真能夠起到號召全國的百姓節約糧食的目的嗎?或許根本達不到目標。
節約糧食相關的文章需要做,農民兄弟在生產糧食時,可說是每天風里來雨里去,有時候還需要看天吃飯,收入還低,但是黃金的價值同樣很高,其生產也是工人一滴汗一滴汗生產出來的,如今舍棄了黃金去宣傳糧食,這不是顧此失彼的行為嗎?因此今天新聞中的事件相當不可取,藝術家這種行為真需要反省。同時也希望在倡導節約糧食的活動中,相關的人員也不要追風如此,節約糧食,自己日常做出表率就可以了,根本不必花大本錢,做一些博眼球的事件。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郭喜林:11名員工替公司貸款被訴還貸冤不冤?
讓拖欠工資“黑名單”發揮強大震懾作用
尹玥力:從《長津湖》中汲取“三氣”
葉金福:企業設“媽媽崗”是一種多贏
葉金福:消防通道“被擋”不能每次總靠眾人抬
苗鳳軍:5頁裁決書10處錯誤真是鍵盤走了神嗎
王鳴鏑:《長津湖》激發愛國主義精神力量
葉金福:“公交車婚禮”多多益善
劉永旭:“十一”長假理應老少皆“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