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金福:多出實招化解新能源汽車充電焦慮
作者:葉金福 稿源:時評界 編輯:時小川
去年國慶假期,新能源汽車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1小時排隊4小時”一事引發熱議。今年春節假期,新能源汽車在高速服務區充電難問題再成消費痛點。為此,今年全國兩會上,有代表委員建議,應進一步完善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建設,加快大功率快充基礎設施建設等,讓高速服務區充電樁不再給車主“添堵”。(3月5日《工人日報》)
新能源汽車的問世,不但讓汽車不再只靠“喝油”才能跑路,“充電”也可跑路,而且也不產生尾氣,無污染,利于環保。同時,“充電”的新能源汽車在動力、速度等方面也并不比“喝油”的汽車遜色??梢?,新能源汽車的問世,好處多多,是未來汽車制造業的一個發展方向。
但新能源汽車的問世,也存有諸多問題待解。其中,“充電焦慮”無疑成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塊“絆腳石”。
去年發生在湖南耒陽服務區“充電1小時排隊4小時”事件,雖然是發生在國慶假期期間,有因車輛多而導致充電樁供不應求的原因,但筆者以為,其實真正的原因有三:其一,車樁比例“不對等”。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底,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678萬輛,但目前全國充電設施累計數量為210.5萬臺,車樁比例約為3:1。而按照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500萬輛,充電樁數量達480萬個,即要求車樁比應達到近1:1。其二,車樁分布“不合理”。有些地方新能源汽車還沒“入駐”,但充電樁卻已悉數到位。相反,有些地方新能源汽車已“遍布”,但充電樁卻寥寥無幾。其三,充電樁成“僵尸樁”現象嚴重。雖然很多地方建有一定數量的充電站,但很多充電站的充電樁都無法充電,有的無電源接入,有的根本沒配置充電模塊,致使大量充電樁成了“僵尸樁”。
因此,筆者以為,要化解新能源汽車“充電焦慮”,還需有更多“實招”。一方面,需加快增加充電樁建設。相關部門要根據大數據的測算,做到合理布局,切忌“平均主義”,導致地域充電樁建設分布不均,結果不是一些地方“一樁難求”,就是一些地方“一樁過剩”。另一方面,需讓“僵尸”充電樁盡快復活。既要讓“僵尸”充電樁“通上電”,又要通過技術的力量,提高充電樁的“充電速度”,讓每一個充電樁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當然,相關企業也應秉持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并駕齊驅”的理念,堅持做到“兩條腿走路”,切忌“一條腿”在跑路,“另一條腿”在走路,導致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過快”,而充電樁建設“過慢”,從而加劇新能源汽車的“充電焦慮”。
筆者相信,只要多些“實招”,做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充電樁的建設“同頻同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車主的“充電焦慮”,從而讓新能源汽車既跑得快、跑得遠,又能跑得順、跑得好。如此,才能既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車主駕車體驗的幸福感,又能讓新能源汽車行業真正成為未來機動車領域的支柱產業。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李書嘉:堅定理想信念做好新時代青年干部
魏岳: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開車門致人死亡獲刑”是一堂交通安全普法課
維揚書生:斬斷換鈔“鬼手”,要靠法律利器
李雨桐:“童妝”悄然流行,該警惕了!
丁家發:“日歸”手術一舉多贏
馬宏宇:奮斗書寫輝煌底色 拼搏奏響航天樂章
宋玉:世間的溫暖只有心中有光的人懂得
曹燦輝:上好“依法帶娃”公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