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其君:讓貨車司機異地不愁“通”
作者:童其君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疫情之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交通管控與運輸保障專班印發通知,并公布了《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式樣,聚焦當前貨運物流保通保暢難題,推動建立統一規范的通行證制度,保障涉疫地區重點物資運輸。截至4月底,全國24個省份啟用了全國統一式樣的通行證。(5月10日新華網)
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保物流就是保防疫,保供應就是保民生。只有交通始終保持暢通,才能為防疫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支撐,保證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轉,讓經濟活動順利開展,為疫情期間和疫情后的社會運行提供充足財力保障,這就要讓貨車司機無憂,讓貨運跑起來,我們的生活才能無慮。
一則以喜,隨著“通行證”啟用和通行標準的統一,全國干線公路大動脈基本打通,運力運量指標持續向好,物流不通不暢的問題總體得到緩解;一則以憂,但一些地方自制“土政策”,甚至層層加碼,導致通而不暢的問題仍存在,給物流和生產企業及其從業者造成較大困惑。多么希望個別部門和地區,別再層層加碼,以各種借口限制通行!
在強化精準科學防控,最大限度地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正常生產生活之間的關系中,保證公路交通網絡不斷、應急運輸綠色通道不斷、必要的群眾生產生活物資運輸通道不斷,讓貨車司機異地不愁“通”,是民生所盼、發展所需,不容有任何閃失。
然而,播下的是龍種,盡管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交通管控與運輸保障專班推動建立了統一規范的通行證制度,保障涉疫地區重點物資運輸;收獲的卻是跳蚤,全國統一通行證部分地區難“通”。殊不知,民生要托底,貨運要暢通,產業要循環,物流不順暢,生活也不順暢!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好制度,還得好操作。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情況下,推動建立統一規范的通行證制度,有特殊重要性和迫切性。暢通貨運物流,既要打通“大動脈”,也要暢通“微循環”。當前,仍有一些堵點痛點亟需攻克。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首要的是,全國統一通行證要發揮好作用,必要條件是背后的人、車、企業等防疫信息及時無障礙溝通,讓貨車司機異地不愁“通”——神州行!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許衛兵:“綜合許可”讓營商環境更優化
廖衛芳:別讓家用電器超齡上崗成為一種人禍
葉金福:遵守“堂食禁令”也是一股抗疫力量
“世上只有媽媽好”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永遠的歌
丁家發:“禁止孩子參與直播打賞”從源頭治理
曹燦輝:“挖藕教育”該休矣
周志宏:公園池塘里的魚豈能隨意撈?
廖衛芳:“民生工程”應多傾聽“民聲”
丁家發:群發“我想你”鬧劇值得反思